欢迎进入宁波市高级经济师协会官方网站!
宁波市高级经济师协会
会员之窗
会员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会员之窗 > 会员动态
【优秀论文】赵勇:宁波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浙江省数字化改革视角
2023-02-07 80 返回列表
微信图片_20230207123549.jpg

赵勇,宁波文创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宁波文创港环球产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公司治理与战略,企业数字化、企业投融资、区域经济与政策等。


内容摘要

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以数字化改革引领系统性变革,加快打造数字变革高地,驱动实现“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数字化改革的本质是流程再造、制度集成和系统重塑。在浙江省数字化改革背景下,加快促进宁波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国有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本文分析了宁波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现实基础,针对数字化转型存在亟待关注的问题,从战略规划与路径、架构系统解决方案与系统重塑、数字化转型方向与标杆场景打造、数字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化改革  国有企业  数字化转型  系统重塑

微信图片_20230207123708.png


“数字化改革是指围绕建设数字目标,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对区域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作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的过程”。2021年2月,浙江出台“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全面启动省域数字化改革,探索“152”数字化改革体系架构。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实践,成功建成一批引领性、示范性和典型性的数字化应用成果。2022年2月,浙江决定迭代升级为“1612”数字化改革体系架构,全面推进浙江全领域数字化改革。2021年9月,宁波市出台“数字化改革“1+6”方案”,明确数字化改革计划表和路线图,并提出“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总产值达1万亿元”,将宁波打造成为“数字化改革先行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全国数字城市发展领先市、全国数字政府建设先行市和数字中国示范城市”,使数字化改革成为宁波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宁波国有企业作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片区开发、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已嵌入到宁波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2021年,宁波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3282.26亿元,净资产8615.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6%、9.73%,其中市属企业全年累计投资突破700亿元,完成市重大项目投资282亿元。在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如何以数字化改革为主线,加强战略规划、制度集成、业务重塑、流程再造,强化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全面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新型能力”是摆在监管部门、国企自身和社会整体智治等面前的重要课题。

微信图片_20230207123603.png


一、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一)数字化转型的国家战略

近来年,针对“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在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出台规划并指导全国各地企业数字化转型。2020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系统明确“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方向、重点和举措,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发挥国有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的引领作用”。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相继出台“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或行动计划”。202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单独成篇,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在顶层设计中明确数字化转型的国家战略定位。

(二)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赋能

在技术层面,随着5G、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工业互联、北斗通信、核心元器件、关键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如国有企业基于5G的“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示范推进,以及以“数据+业务中台”等为模式的新型信息系统架构,一批头部型的数字赋能平台广泛应用(如专注国有企业数字化的明源云)和新一代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等,通过“制度集成和系统重塑”为国有企业数字化提供一体化数字化服务支撑。

(三)数字化转型的产业政策

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国务院有关部委出台的产业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极大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如财政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相继印发《“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关于加快推进中央企业两化融合和数字化转型战略合作协议》、《“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明确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产业政策、技术路线图、目标任务和标杆示范场景应用打造”等,助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四)国企自身转型的内生动力

国有企业肩负着经济发展、政治任务和社会民生等责任,构成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源动力。在市场化转型和数字化改革背景下,一方面,国有企业面临着本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也面临着“互联网+”、“专特高精”等企业切入传统国有垄断行业而形成的新竞争压力,国有企业应当也必须利用好数字化技术赋能,借助数字化转型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伴随着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移动互联的广泛应用,消费需求端更具个性化和多样性,国有企业必须提高自身数字化能力才能适应消费不断升级的客户新需求,顺应时代潮流。

微信图片_20230207123556.png


二、宁波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现实基础

(一)数字经济的产业基础

作为国家级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和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宁波已形成“集成电路、数字智能终端、新型数字元器件、电子信息材料”四大类数字制造业,以及“工业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服务、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传输服务、数字产品及互联网批零服务业、数字内容服务”四大类数字服务业。在推进5G、物联网、城市大脑、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已累计布局5G基站近2万个。围绕“246”万亿级行业龙头,打造了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黑灯”工厂等应用场景。《2022年度宁波市数字经济工作要点》提出,“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占GDP的比重达到10%”,产业数字化水平加速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在浙江省前列。

(二)顶层架构的政策环境

宁波市国资委印发《国资国企数字化改革实施方案》,提出“1+13+N”国资国企数字化改革格局,促进国资监管效能再提升、国资布局结构再优化、国企改革发展再跨越。“1”是统筹建设1个“国资大脑”。“13”是加快推进13家市属企业数字化改革。“N”是加快布局N个数字化产业。经信、科技等部门出台了“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产业链培育工程、光学电子产业链培育工程、“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计划,正研究制定“宁波市超常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行动方案(2022-2026年)”等政策文件,全市成形相对完善的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和良好的国企数字化改革政策环境。

(三)“数字化+新兴产业”投资布局

2021年,宁波国有企业立足数字新基建、公共服务保障、创新型技术设施等重点方向,优化产业投资布局,聚焦投资“数字化+新兴产业”项目,推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市产业发展基金和国有企业投资基金”协同,带动各县(市、区)国有企业基金及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助力“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和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如宁波通商集团联合成立规模100亿元的“甬欣韦豪半导体产业基金”、规模14亿元的“康君仲元基金”、首期规模15亿元的“凯风乾德投资基金”,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芯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电子商务、新零售等数字产业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在若干数字产业领域发挥引领作用。与国内外一流数字头部企业和云平台的合作,加强资源整合,为宁波国有企业投资布局“数字化+新兴产业”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和环境。

(四)标杆示范应用场景

随着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力推进,部分宁波国有企业的决策机制、业务流程、系统工具等已进行多方位制度集成和系统重塑,并出现一批标杆企业和示范应用场景。宁波开投集团建设涵盖“智慧决策、人才管理、业务发展、投融资管理、资本收益、产权信息、纪检监察”等应用系统集成,打造统一数据标准体系,实现跨平台、跨业务之间的数据互通,并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的标杆企业”。宁波轨交集团通过“顶层设计、资源共享、应用集成、信息互通”等,打造轨道交通特色的“管理体系+管控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其“道交通信息安全顶层设计项目”成功入选“2020年全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100个典型案例”。从碎片化业务系统到多场景重塑,宁波正在打造“数智菜篮子、国资在线监管平台、智能家电产业链‘一键通’、社会整体智的‘一件事’集成”等一批数字化场景应用成果。

微信图片_20230207123609.png


三、宁波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

宁波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产业基础优势明显、政策环境逐渐完善、产业投资布局和标杆示范场景应用成果初现,但根据实地调研,仍存在以下亟需关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规划缺位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十四五”宁波国有企业的重点任务之一,部分企业制定了清晰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并实施,但据实地考察调研,仍有许多宁波市级和县 (市、区)级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缺位,系统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缺位,企业业务部门中数字化业务部门缺位,数字化转型的考核、监督、绩效评价机制也缺位。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部分国有企业“一把手”理解尚缺位,针对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决策系统、业务流程再造系统、干部数字化能力提升系统”的数字化诊断缺位,很难做到将“管理者+供应链、渠道、营销、销售、客户”等各个业务环节数字化重塑集成,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将会打折扣。

(二)国有企业的“数据孤岛”阻碍流程再造

目前,宁波随着国有企业功能调整融合,集团化企业逐渐增多,国有企业多采用“集团+功能板块+业务子公司”模式。一方面,各业务板块或子公司数据分散存储,相互独立,集团公司各功能板块、业务内部与业务子公司间形成纵向“数据孤岛”,无法实现集团内部数据深度融合。同时,国有企业部门繁杂、不同部门管理语言不统一、业务系统不统一、平台顶层设计不统一等形成横向“数据孤岛”。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来说,数据共享没有技术障碍,但是数据采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物、财”,而数据共享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分层级、分权限、分节点的数字共享模式不同,造成数据生产方和共享方成本的不匹配。正是由于国有企业内部繁多的横向部门和纵向部门导致数字协同不流畅,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协同推进成为一项目艰巨的任务。

(三)国有企业场景应用缺乏全面嫁接与嵌入

浙江提出“1612”数字化改革体系架构:第一个“1”即“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平台+大脑)”,“6”即“党建统领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六大系统,第二个“1”即“基层治理系统”,“2”即“理论体系和制度规范体系”。但是宁波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系统重塑和场景应用并未完成耦合“1612”数字化改革体系,场景应用嫁接与嵌入并不充分。如宁波国有企业特别是县(市、区)国有企业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业务场景尚未全面嫁接浙江数字化改革系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亟待提升,制度集成和系统重塑还处于酝酿期。

(四)国有企业缺乏数字化复合型人才

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企业并不缺乏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主要缺乏的是管理和技术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宁波国有企业特别是县(市、区)国有企业大多为传统产业,主要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提供,传统产业人才济济,但数字化人才普遍缺乏。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赋能数字化转型,具体实施的是数字化人才,但懂业务、懂技术、懂法律的跨界数字化复合型人才普遍缺乏。另外,国有企业数字化复合型人才薪酬与市场不匹配,数字化人才很难留住,新招录的高学历应届生经过几年的实践锻炼,数字化能力的市场价值得到提升,薪酬与其技术水平不相称,辞职的现象时有发生。

微信图片_20230207123553.png

四、宁波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在浙江省数字化改革背景下,宁波国有企业应主动衔接全省“1612”数字化改革体系,嵌入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字平台”,耦合“党建统领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六大系统,重塑宁波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路径、制度集成、系统重塑、人才团队”等核心内容,为“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作出应有贡献。

(一)明确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与路径

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应从战略高度深刻理解数字化转型思维和认知,同时也将考验决策层的数字化战略布局、顶层规划、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一方面,宁波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按照诊断评估、战略规划、数据能力提升、平台建设运营和迭代升级的路线,不断优化提升,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国有企业应结合内部实际、外部竞争环境和技术路线,对数字化现状进行全面的诊断评估,提出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数字化实施方案。另一方面,围绕企业核心业务进行数字化层级迭代建设,实施步骤和阶段目标要与数字化方案相互协同、阶梯式发展,同时也需要强化数字风险管控,建立健全管理和内控体系,保障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施。

(二)架构系统解决方案与系统重塑

宁波国有企业应主动嵌入浙江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字平台”和“六大系统”,遵循省数字化改革中“统一的语言范式和制度规则”,打通横向与纵向的“数字孤岛”,实现数字系统之间、企业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生态链之间的数字业务服务能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涉及到企业的各方面,例如企业战略规划、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文化等,应架构系统性解决方案,从数据采集、治理、挖掘、分析和智能应用等方面部署,推动国有企业全域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间的同频共振和数据的全链打通与重塑。

(三)明确数字化转型方向及应用场景标杆打造

宁波市国企数字化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围绕“九大重点领域”,如交通建设与运输、文化传媒与旅游、生产制造、房地产与基础设施、食品流通、水务与环保等,明确数字化转型方向,打造一批数字化场景应用标杆,全面提升管理数字化水平。如在文化传媒和旅游领域,以“互联网+”为手段,推动文化传媒、旅游生产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方式创新,打造智慧旅游应用场景标杆。在生产制造领域,以数字化赋能,打通数字孤岛,实现供应链主体间有效连接,促进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商流的深度融合,引导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建设和基础设备设施数字化,打造“数字化工厂、未来工厂”等应用场景标杆。同时继续布局“数字化+”产业项目投资,形成具有宁波特色的数字化产业生态。

(四)重视数字化复合型人才引进与培养

数字化人才是兼具数字化技术与生产业务技能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面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人才需求,企业需要考虑打造高素质的数字化团队,从传统形式向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形式变革升级,进行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宁波国有企业可通过建立数字化人才战略,完善人才培养、评级、轮岗、激励机制,重视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要不断加强具有领导能力、管理能力、业务能力的骨干力量学习数字化管理技术,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逐步成长为数字化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在技术支撑企业层面,要不断加强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提升,做到能听得懂专业知识、想得到专业需求、做得好专业服务。同时,改革国有企业绩效薪酬制度,复合型数字化人才要匹配相应待遇,吸引更多数字化人才加入国企队伍。

微信图片_20230207123615.png

参考文献

[1]袁家军.数字化改革概论[M].浙江人民出版社,2022-6.

[2]袁家军.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努力打造“重要窗口”重大标志性成果[J].政策瞭望,2021(3):5-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4]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数据标准工作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企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1)[R],2021-10.

[5]张欣芳.数字化轨道交通的宁波实践[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21第7期P56-57

[6]浙江省地方标准.《数字化改革术语定义》(DB33/T2350-2021).

[7]中共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浙委改发[2021]2号),2021-2-18.

[8]郑激运,陈宗远.标准化视域下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21(11):1132-1137.

[9]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EB/OL],2021-09-2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10]张继栋.地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21(3):96-102.

[11]张锦铭.以数字化改革引领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创新实践与路径探索[J]现代营销(学苑版),2021(8):71-73.

[12]2022年度宁波市数字经济工作要点[EB/OL],2022-05-11.宁波市人民政府网站.


二维码
宁波市高级经济师协会 电话:0574-87808604 0574-87756051 邮箱:nbgjjjs@126.com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和济街180号 国际金融服务中心E座2104、2105室
宁波市高级经济师协会 2014-2024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1020号-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