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仅仅是敬意或者感动,这样够吗?《新京报》的社论就指出:仅弘扬正能量难修补被损害安全感。事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查明事故原因,严肃查处事故责任人。网上也有不少公知发出声音,提出质疑,要求追责,一个危化品仓库为何建在离居民住宅区近一两百米的地方,一个危化品仓库的日常消防检查监管在哪里,一个危化品仓库怎么连一套完整的消防应急预案都没有?这一切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调查,也留给了我们不少关于“安全”的问号。
安全是什么?万能的百度给了我一种解释,安全是生命、是责任、是效益、是荣誉,等等。安全是它们的铺垫石,有了这个铺垫石,它们才能存在,才能牢固,才有价值。我的一个同事在看了湖北荆州“电梯吞人”事件的报道后,她说带着孩子乘电梯的时候心里发怵,觉得万一什么时候一不小心自己和孩子就被吞进去了。这就是安全生产事故带给民众安全感的损害,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安全,连我们的生命都岌岌可危。
在近期各地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国务院于8月15日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责任落实,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联系我们水利工作自身,我们每年都会举行“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开展安全生产检查专项行动,进行消防灭火应急演练、防汛应急演练等等,其中也难免敷衍了事之态。以为这么多年没出事的可能永远都不会出事,这种麻痹懈怠思想一旦出现就极其危险。我们可能对工程运行上一些小小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轻视细节就容易出大事,损毁全局,所以必须铺好“安全”这块铺垫石才能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有人将天津危化品大爆炸与2013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危化品大爆炸作比较,后者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大爆炸事件之一,造成至少10栋建筑起火,35人死亡,超过160人受伤,约70栋民宅被毁。相较而言,天津危化品大爆炸的状况更加惨烈些。一位关注天津爆炸事故的美国律师表示,“即使与美国法律相比,中国法律相关的管理和惩罚条款也是相对健全的,关键还是在于管理者和执行者的意识”。没错,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在于管理者和执行者的意识,既要思想高度重视,又要实际执行到位。水利行业事关民生,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安全是一种责任,“安全”赋予了每一位水利行业从业者的责任,就是要让每一项水利工程都经得起历史检验,要让每一位百姓饮用安全干净的水,要让每一滴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因而我们在工程管理、水源保护、水力发电等各项工作都要引起足够的安全生产意识,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前者之事,后者之师”。作为一名水利行业的从业人员,都要从岗位上的小细节、小项目做起,把好安全生产的每一道关,杜绝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共同构建安全运行的水利行业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