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开闸各方
一旦IPO重新开闸,有限的流动性可能无法应对巨量的扩容压力,股市调整压力随即而至,这是投资者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者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中小投资者一方面希望IPO重启晚些再晚些;另一方面,投资者也希望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早日落下,股市能恢复正常运行。
对于监管层来说,暂停IPO可能更多的是出于完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需要,如果在旧有的新股发行体制之下,IPO重启只会带来更多的三高发行。
而对于拟上市公司来说,当然是巴不得IPO重启越快越好。如果一个市场长期把融资功能寄托在再融资、增发等非IPO手段上,这样的股票市场也不是健康的股票市场。
尽管IPO重启的呼声日隆,但如果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不到位,IPO重启也不会有好结果。这恐怕也是监管层迟迟没有重启IPO的最主要原因。但无论如何,围绕着IPO何时重启的口水仗还会继续打下去。A股的IPO纠结症,实质上也是一场利益博弈秀。
两大担忧导致震荡
周五沪深股指全天震荡整理,上证指数收于2193.78点,涨0.24%,成交908.1亿元;深成指收盘8584.87点,涨0.75%,成交1042.3亿元。两萎缩至421.8亿元。信息服务、信息设备和纺织服装板块领涨,公用事业、农林牧渔和化工板块跌幅居前。两市1426只上涨,920只下跌,其中海润光伏、巴安水务等29只个股涨停,无个股跌停。
目前市场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IPO开闸的悬而未决,利空担忧始终存在,二是临近三中全会,存在获利了结风险。
申万证券杨家坪营业部 首席投顾 李瑜
重启传闻重压股市
当前,券商纷纷劝投资者从10月下旬开始逐步转向防御。在一系列利空因素中,IPO重启传闻可能是最大的一只拦路虎。据报道,9月13日,证监会召集部分券商高层人士和学者,针对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的具体问题召开小范围闭门会议。日前德勤中国出具的一份报告认为,此次IPO暂停自去年11月开始,有传言称今年11月份前后A股IPO将会重启,已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核的83家企业部分将首批获得书面批准IPO。
业内人士认为,新股IPO重启后,虽然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股市长远健康地发展,但短期市场承受的压力巨大。10月15日,上证指数小幅收跌被认为与这一消息传闻有关。16日股市更是进一步跌破了2200点关口。
证监会表态
新股发行改革
不是简单IPO重启
昨日,针对市场密切瞩目的新股发行改革问题,证监会发言人表示,新股发行改革不是简单的IPO重启,必须对过去的发行办法进行改革,最大限度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目前证监会正在按照这一目标抓紧完善指导意见及配套文件,新股发行要在改革意见正式公布实施后才能启动。截至10月11日,两市排队总数已增至753家。
证监会设前提 年内无望
日前,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说,自6月份IPO改革意见征求意见以来,社会各界提出大量建议,经过认真梳理研究,证监会对改革意见做了修改补充,不久前还专门召开了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座谈会,进一步听取有关意见,同时正在积极制定准备配套改革文件和技术措施。该发言人说,新股发行要在改革意见正式发布实施后才能启动,所有发行人都必须在符合新的改革意见要求前提下,才可发行新股。
某大型券商私募融资部总监称,从证监会的发言看,目前IPO重启还没有具体时间表,“看11月后有否出台征求意见稿,意见稿再加上讨论时间,估计年内IPO重启概率较低。”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投资快报、经济参考报、证券时报 重庆晚报